跳转到主要内容

Style Options

Layout Style

Colors schema

方向

电话 : (86-532) 8868 - 5316 QQ : 9995 - 9133

青岛真是个神奇的城市,

每天都有耳目一新的消息!

 

近日,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出炉。

规划中提到要重点培养

9大海洋产业集群。

其中7个涉及青岛!

推进蓝谷建设、

打造海洋牧场、

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这么长脸的事,你都听说了吗?

0

 

 

被点名的“青岛任务”

    海洋渔业

    支持大连,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适宜地区建设海洋牧场,依托大连,威海,舟山,福建,广西等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集群,依托大连,舟山,福州,北海等发展远洋渔业集群。

 

    海洋装备制造业

    加快推进海洋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以大连,天津,烟台,青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苏中地区,浙东地区为主的长江三角州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

 

    海洋船舶工业

    优化海洋船舶产业产品结构,支持海洋高端船舶发展,重点打造以大连,青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苏中地区,舟山地区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州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造船基地。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建设以上海、青岛、厦门、广州为中心的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

 

    海洋可再生能源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能力,建设威海、青岛海洋能装备制造基地以及舟山、万山海洋能试验场和示范区。

 

    海水利用业

    推进天津,青岛,大连,唐山,舟山等地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海洋旅游业

    要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构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

 

 

 

在《规划》中得到

这么高的“曝光率”,

青岛的海洋经济实力到底牛在哪儿?

 

蓝谷:正在崛起的青岛新城

0

 

    “蓝色科技新城,谷纳海洋梦想。”在青岛鳌山湾畔,正加速崛起一座海洋新城——蓝谷。

 

    漫步位于蓝谷的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富有设计感的12座建筑颇为引人关注。

 

    自2015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就实现了多个“第一”:每秒2000万亿次的超算中心,创造了海洋科研领域计算速度全球第一;在深远海研究、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取得多个世界第一。

0

 

    在青岛蓝谷,像海洋国家实验室这样的国字号科研平台共有17家。经过5年的规划与发展,目前蓝谷片区已经初步崭露头角,累计引进210余个高端创新创业项目,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全国知名高校在蓝谷设立校区或科研院所,整个区域正变成一个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板块,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除了蓝谷,

西海岸新区也

抢占了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先机。

 

西海岸新区:打出海洋特色样本

0

 

    短短3年的时间,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统计,新区海洋增加值3年平均增速22.3%,2016年海洋经济指标实现两个首次,增速首次位居各新区首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区GDP比重首次超30%,达到30.37%。

 

举几个例子

↓↓↓

 

青岛造“超级渔场”一年养鱼150万条

 

 
0

 

    6月3日,由中船重工旗下武船集团承建的“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在青岛顺利交付挪威用户。这是世界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是集全球顶端海工设计和先进养殖技术、理念于一身的海上养殖装备。

 

    与近海养殖装备不同,“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是用于深海养殖的养殖装备,因此也被外界称之为“深海渔场”。武船集团建造的这个全球最大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上巨无霸:它的总高有69米、直径110米,空船重量7700吨,网衣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这个超级深海渔场只需3-7人即可操控,一年可养三文鱼150万条,其覆盖的水体,相当于400个普通近海网箱所覆盖的水体。

 

用小海藻做出30亿大产业

 

 
0

 

     海上生明月。这句写在企业墙壁上的古诗,是对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最精当的解释和概括。 
    

    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跟海洋中的藻类打交道,终成“海藻老字号”;深度开发海藻活性物质,跻身世界规模最大海藻生物制品企业。明月海藻痴迷于海藻,痴情于海藻,并最终从海藻中炼出了“真金白银”,成为青岛先进制造业群体中一朵璀璨的“海洋之花”。 

 

     目前,集团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3%、25%以上,已是海洋生物行业龙头企业,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专注于海藻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明月海藻形成了拥有“海藻酸盐、功能糖醇、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在内的六大蓝色产业板块,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大型蓝色产业集团。“海洋”“蓝色”“高科技”“创新”“国际化”等词汇,成为明月海藻身上的标签。

 

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打破技术垄断

 

 
0

 

    6月29日,总投资近701亿元的36个重点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集中投产、开工、签约。这批项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仓储物流、木材交易、海洋生物等领域。

 

    此次投产的6个产业项目总投资46亿元。其中,碧水源海水淡化项目总投资6.5亿元,建设了生产能力10万立方米/日的海水淡化净水厂及相关配套设施。

 

    项目采用“超滤膜(UF)+反渗透膜(RO)”双膜法工艺技术,是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研发、自主投资建设、自主管理运营的海水淡化项目,打破了国外对海水淡化核心技术的垄断。

 

 

 

如果说海洋装备制造业、

海洋船舶工业、

海洋药物距离我们太遥远,

那么海洋旅游业便与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岛邮轮母港引爆旅游新风潮

 
0

 

    每到节假日,青岛栈桥等滨海旅游区内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而现在,这种热度又延伸到了青岛邮轮母港。

 

    截至2016年底,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已接待邮轮88个航次,接待旅客约8.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0%。随着邮轮产业的不断升温,青岛获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将对区域旅游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0

 

    7月1日,青岛国际邮轮港、青岛港总部楼隆重奠基,标志着邮轮港城启动片区的正式启动。新大楼位于国际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东南,占地1.32万平方米,总高度199.05米,建筑总面积11.26万平方米,共45层,其中地下3层,地上42层。

 

    青岛国际邮轮港、青岛港总部楼承载着全市邮轮高端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引领青岛百年老港区转型升级、凤凰涅槃。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国际邮轮港的新地标,成为国内外航运、金融贸易等高端产业争相入驻的新旗舰,成为青岛港转型发展的财富楼、创新楼、创效楼。

 

 

TAGS

Copyright © 2013~2021 TopLink.cc    备案号:鲁ICP备17013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