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公司的官方宣传中,iPhone X是“一部面向未来的手机”。这其中,Face ID又是一个颇具代表意义的标志。

那么Face ID能否引领行业新趋势呢?
我觉得是可以的,原因有三。
其一,Face ID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
尽管在发布会上演示Face ID时一开始出了那么一点点小问题,但我觉得苹果敢采用Face ID,那就是技术足够成熟。
要知道,iPhone X并不是第一部使用人脸识别的手机,三星S8就支持虹膜识别和人像识别,不过S8还支持指纹锁和KNOX等多种解锁方案,并没有像iPhone X那样只支持数字密码锁和Face ID。
为什么?
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
我测试了一些三星S8的虹膜识别功能,在戴眼镜尤其是美瞳的时候完全不能识别,而人脸识别成功率也不算高。
反观iPhone X,采用的是红外投影捕捉3D五官数据,在识别速度和准确度上都远超同类产品。

如若不然,苹果也不敢采取这么冒进的解锁方式。
其二,Face ID 足够安全
iPhone X发布之后,很多吐槽的段子,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集中在Face ID上。
比如担心女朋友会在睡梦中解锁你的手机,但其实闭上眼睛是不能解锁的,眼珠不正眼看屏幕同样不能解锁,倒是指纹锁,可以在睡梦中被偷偷解锁。
还有担心出现这样的场景:

无可厚非,这是完全可能的场景,但是被劫持的话,指纹锁难道不是一样的效果吗?
事实上,据苹果方面披露的消息,Face ID的误差率是百万分之一,比指纹的五万分之一提升了20倍,更加安全。
当然,美国参议员艾尔·弗兰肯也在质疑Face ID的安全性,他质疑的是隐私数据存储的问题。
和touch ID一样,苹果的Face ID识别之后,数据是存储在手机存储器,而不上传到云端的。国内的支付宝、农行的“刷脸取款”则都是将数据保存在云端。

存储在手机上,如果丢失和泄露只是个体损失,信息存储在云端,泄露出去则是大面积的安全问题,而且以之前诸多的信息泄露事件来看,云端数据的安全性显然要差很多。
其三,Face ID足够方便和快捷
有人说touch ID比Face ID方便,我极度不认同。
试想一下,你拿过手机第一件事是什么,当然是盯着屏幕看,人脸识别解锁就再也自然不过,连猴子估计不用教都可以实现,但指纹还需要专门去对准。
再者,不知道你遇到过手上出汗有水时无法指纹解锁的情况没有,但用Face ID,你不用担心戴着眼镜或者美瞳就不能识别,因为五官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同理,虽然戏言“化妆=整容”,但化妆并不会改变五官骨相,所以“韩国不能用”“网红不能用”这些段子听听就好。
戴口罩能否解锁我不确定,但发布会上提到Face ID能自主学习、捕捉并记录面部的细微变化,相信露出眼睛和鼻子应该也是有可能解锁的。
基于这些,我相信Face ID能够引领未来的趋势,就算初代的产品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但这毕竟是一个未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