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日前联合40多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标准二维码产品。这样一来,各个银行之间的扫码支付“屏障”被打破,消费者只需要打开任一家支持扫码支付的银行APP都能付款。

“这标志着我国扫码支付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工商银行副行长李云泽认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实现了不同机构之间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整合了不同机构的海量商户和用户资源,是支付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5年底,银联就推出了基于NFC支付的“云闪付”,一时间Apple Pay、Huawei Pay等纷纷上线,更被寄予厚望。但在人们“尝过鲜”之后,挥卡支付仍然没有改变大家习以为常的“扫一扫”的支付习惯。这也被认为是此次银联联合多家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的重要原因。
的确,二维码支付的体验较好,用户习惯的培养也较早。使用二维码支付,用户只需要打开APP选择付款即可完成支付,体验确实流畅。尤其是对于不少商户来说,成本较低。不少小商户直接将二维码打印出来即可支持扫码支付,虽然有一定的安全隐忧,但却成为不少小商户的选择。

但目前,二维码已经事实上形成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双寡头”的局面。Analysys易观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报告显示,支付宝和以微信支付拥有今年1季度移动支付市场93.21%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从线上线下的覆盖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得到了大部分商家的支持,从便利店到餐厅,已经渗透进消费者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去。那么,在此时银联携手各银行推扫码支付,能否颠覆当前的支付格局?
目前,中国银联主打“安全牌”。银联方面介绍,相较于市场上其他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具备鲜明的特色: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安全级别较高,能够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同时配备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障使用无忧。
此外,在境外覆盖面方面,银联正在加快步伐,以实现云闪付二维码支付的境内境外通用。目前,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洲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计划率先在香港、新加坡支持云闪付二维码业务受理。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就像十多年前银联实现了银行卡领域的联网通用,随着银联标准二维码的推出,可以预见二维码支付也将进入到联网通用的新时代,更加开放、更加规范。

但银行系二维码支付存在不少“短板”。
首先,将挑战消费者既已形成的支付习惯。支付宝和微信等此前通过各种营销活动,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形成了用户沉淀、养成了用户习惯,而银行系二维码支付在此时才刚刚推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此外,在境内外受理环境的搭建上才刚刚起步,要超过微信、支付宝当前的线上线下覆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也坦言,我们也注意到在产品推广和用户习惯培养过程中,还将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和产业各方联合发力,共同优化受理环境,提升支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