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Style Options

Layout Style

Colors schema

方向

电话 : (86-532) 8868 - 5316 QQ : 9995 - 9133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4月19日的夜晚,注定会有很多人难以入眠,是因为焦虑。

 

焦虑者之中,会有全球近100家无人驾驶公司,也包括像谷歌、华为、腾讯、阿里、特斯拉、Uber、通用、福特……等一大波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重金的科技及巨头。

 

 

近日,百度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华人世界在硅谷职位最高者陆奇突然宣布:推出百度的“Apollo计划”,向所有合作伙伴免费开放无人驾驶技术!

 

在百度的帮助下,制造商和应用服务商可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谁想用百度的技术,百度不仅免费奉上,而且还将帮助搭建和辅助调教。

 

现在,任何一家汽车公司,利用百度开放出来的源代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应用世界上最顶尖的无人驾驶技术。

 

地球人都知道,百度在无人驾驶上,可是投入了大钱,那是几百亿几百亿地砸啊!这下,几百亿投入修炼出来的无人驾驶技术,无偿献给了合作伙伴,一分不取。

 

更感到崩溃的,是那些科技巨头公司们。无人驾驶是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风口,多少人对这块上亿美元的大蛋糕垂涎欲滴。全球近100家无人驾驶公司,包括像谷歌、华为、阿里、特斯拉、Uber、通用、福特等巨头,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的钱,达到了上千亿美金!

 

百度一出手,颠覆了现有的商业模式。全球无人驾驶版图上掀起腥风血雨,上千亿美元的前期投入,统统都打了水漂!多少家公司血本无归!

 

开放的内容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云端平台。百度将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并提供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

 

无人驾驶被视为汽车行业门槛最高的核心技术。为攻克它,通用花了10亿美金收购Cruise,福特花了10亿美金收购Argo.AI,Uber花费了6.8亿美金收购OTTO同时在匹兹堡投10亿美元,大众、丰田、宝马、奔驰在这方面的投入都将会以几十亿美金计算,招募的工程师数以千计,谷歌为此已组织尖端团队攻关了8年,这若干年中,仅仅一个工程师的薪资,他们就支付了1.2亿美金。

 

包括百度,据已离职的王劲声称已投入200亿人民币。现在,这些投入都已经变得不再有意义了,因为任何一家汽车公司,利用百度开放出来的能力,几乎不费1毛钱就可以搞出世界上最顶尖的无人驾驶技术。

 

 

这个计划,被称之为“Apollo计划”。无数人哭晕在厕所,它的结果是,此前产业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高达几百亿美金的研发投入将可能会打了水漂。

 

百度疯了吗?

 

是什么令百度如此疯狂?百度的机会在哪里?

 

曾经一度被视为是鲍尔默接班人的陆奇,以及曾经的中国首富李彦宏,早已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如此重大的战略,必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大多数中国汽车制造商尚未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重金。

 

百度想获得什么?数据!以及最终对生态的统治。

 

对于无人驾驶而言,AI算法,超强的计算能力集群,对BAT这样级别的公司都不是门槛,唯一的门槛在于数据,以及因为数据的增加而持续产生的能力提升。

 

陆奇的策略非常明确,为广大汽车和交通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提供免费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越多的车辆使用百度的技术平台,就能获得更多的数据,以及通过数据,持续训练自身的无人驾驶水平。

 

一旦这个闭环形成,阿里,腾讯,华为,谷歌等公司想替代百度将困难重重。在逐步消灭竞争对手之后,百度对整个生态系统将具备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

 

谁人哭?

 

153亿美元收购了mobileye的英特尔哭死了,百度的行为让他的收购价值大打折扣。

 

通用、福特、丰田、大众、宝马、奔驰和Uber都将非常郁闷,这几家企业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至少达到100亿美金,不但收购了公司,还招募了上千名工程师。现在有人说,我家的无人驾驶技术不要钱,送给你,技术还比你好不少,更可怕的是技术将越来越好。

 

对于已经投入巨资的车企而言,他们绝对不会认怂放弃,将会一路与百度死磕。

 

特斯拉也将感到坑爹。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ADAS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一直遥遥领先,并愉快地获取大量的驾驶行为数据,现在它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壁垒瞬间没了。马斯克只有一招,拼命地大规模卖车,看能否快速将自身的生态做起来,而避免被百度阵营“吞噬”。

 

谷歌的waymo将感到最大程度的尴尬。长久以来,谷歌对百度保持巨大的心里优势,主要的区别是谷歌有Android。

 

 

现在,百度要把无人驾驶开放了,靠卖无人驾驶技术销售软件这样的商业模式已经堵死,很难通过运营单独上市了。它们的选择不多,要么跟进百度的策略,而且把无人驾驶提升到公司级层面上,由佩奇亲自照看和推进;要么面临被赶出市场的可能。

 

初创公司同时遭受到高达10000点的暴击伤害。高大上的创业者,有着极好的履历和背景,以非常高的估值拿到了很多融资。现在他们的工作的价值大打折扣。

 

大量的VC同时哭晕在厕所。这些公司如果想存活下来,恐怕需要转型:路径一,帮助整车企业或物流企业开发和集成基于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路径二,利用百度技术开发新的应用,自己来做运营。

 

阿里,腾讯,华为呢?阿里一直关起门来,默默地研发无人驾驶,希望能够对百度发动追击;腾讯通过疯狂地买买买实现自己的产业布局;华为则比阿里还默默地发展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不断地招募团队,从成熟汽车公司招人。

 

何人笑?

 

滴滴出行的程维首先笑了。在硅谷开了AI实验室,招人都很困难。现在好了,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再大规模地投资AI技术了,即使做了,在未来未必具备竞争力。太愉快了,滴滴只需要发挥自己的核心运营优势,妥妥地把自己做成世界上最大的出行服务供应商,剩下的交给百度就行。

 

中国的汽车公司笑了。此前长安汽车做了一个高达200亿的投资计划,并于昨天和英特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看起来这一大笔研发费用必须要省下来了。

 

中国的快递行业笑了,不用在投入巨资做高尖精的研发了,本来毛利就薄,实在是不能再投入巨资搞研发了。这下不用焦虑了,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了。

 

京东和顺丰也许有点损失。但是,形势比人强,心态要open,该合作就合作吧。

 

接下来的竞赛

 

谷歌、阿里、腾讯、华为需要考虑是否跟进百度的策略。车评君认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他们将会公布自己的计划,或者默默退出战场。

 

如果在无人驾驶的生态大战中失利,就意味着在AI平台上的竞争打输了重要一战。

 

阿里则有物流领域的阵地,也有高德地图,此时很有必要大张旗鼓地顶上去,与百度打一战。腾讯的AI应用,恐怕会先转向内容领域。BAT在内容领域的AI大战,也会发生。

 

通用、福特、丰田、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等OEM必须死扛,他们寄希望于无人驾驶的门槛没有那么高,一旦跨过去之后,技术在应用层面上就不会有问题。

 

所有的供应商,此刻必须要去跟进百度,争取被纳入到生态系统里面。

 

苹果是唯一一个不确定因素,因为他会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apple不仅有无人驾驶技术平台,而且有IOS  in the car以及庞大的应用生态。

 

接下来的好戏将异常精彩纷呈,让我们共同期待!

TAGS

Copyright © 2013~2021 TopLink.cc    备案号:鲁ICP备17013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