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用暗语替代商品品牌、手绘商品图片,还是改为其他转账渠道,抑或是从朋友圈转入微店销售,“抖机灵”并不能就此变得合规。
“现在重心开始往合法合规的跨境平台转移。”1月3日,长期居住在澳大利亚并从事代购生意的刘燕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挪向跨境电商平台之前,刘燕妮的生意模式是通过发朋友圈让国内的客户下单,然后当地买货并通过海外直邮的方式寄给国内客户。
促使刘燕妮做出这一改变的是于今年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下称《电商法》),规定电商经营者要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且履行纳税义务。再加上严格的海关检查,习惯了打“擦边球”的代购们只能另谋出路。对于本身就有一定“被税”风险的代购来说,如果要寻求合法化,跨境电商是路径之一。
前后历时5年,3次公开征求意见、4次审议之后才出台的《电商法》,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电商行业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为规范行业发展迈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这一法令刚开始实施,其成效尚待时间验证,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将超出预期,其涉及的不仅是消费者和电商行业的从业者,甚至影响着国内的互联网市场格局。
躁动的代购和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