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里的人大多用“2G跟随、3G突破和4G同步”来形容我国的移动通信建设状况。从2G时代欠缺核心技术,到3G提出自己的标准,再到4G产业链不断成熟,从5G开始,我国提出要“引领”5G,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通信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的节点。
从无到有,从TD-SCDMA开始的标准制定和产业链的发展成熟,背后推动的力量不仅是市场,最主要的还是对于国家利益的衡量。“自主可控一直是在整个中国ICT产业发展过程中比较主线的思想。特别在通讯标准方面,社会各界仍然希望能够使用本国主导的标准,减少对于国外企业的专利授权的依赖,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于佳宁这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
标准与产业链之争
1998年6月,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院向 ITU(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建议标准 TD-SCDMA。这也被认为是我国掌握通信业自主核心技术的开始。
据从业20年的设备商王良(化名)回忆,由于2G时期中国缺乏核心技术而导致成本的提升,行业花了很多的钱去买国外的设备。
“超一流的企业,或者说最好的企业,会去寻求做标准,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样的话可以对这个行业有更大的影响力。”电信分析师付亮说道。